全红婵等奥运健儿被暨南大学录取,体教融合助力运动员全面发展
暨南大学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名单公布,全红婵等奥运健儿被录取。体教融合模式为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退役后职业规划提供坚实保障。

近日,暨南大学公布了2025年优秀运动员保送拟录取名单,全红婵、苏炳添、谢思埸等奥运健儿榜上有名。这不仅是对他们体育成就的肯定,更是体教融合模式的成功体现。
奥运健儿的学术之路
全红婵,作为中国跳水的新星,不仅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金牌,如今也将开启她的大学旅程。暨南大学的录取名单中,还包括了田径名将苏炳添和跳水双冠王谢思埸。苏炳添不仅是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硕士生,还担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。谢思埸则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单人3米跳板和男子双人3米跳板两枚金牌,展现了他在跳水项目上的绝对实力。
体教融合的深度实践
近年来,广东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》,推动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。以广州为例,《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全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5%以上,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地位。
运动员通过免试入学、单考单招考试、普通高考等三种主要方式进入高校,攻读运动训练或体育教育专业。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运动员在退役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,也为高校带来了高水平的体育生源。
高校与运动员的双赢局面
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梁伟表示,接收高水平运动员就读,实际上是一场“双向奔赴”。运动员在高校的学习和训练中,不仅提升了竞技水平,还增强了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。这种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,为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结语
全红婵等奥运健儿的录取,标志着中国体育教育的新篇章。体教融合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也为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期待更多运动员在学术与体育之间找到平衡,实现人生的更大飞跃。
继续阅读
2025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将于5月2日至4日在北京水立方举行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全主力参赛,包括全红婵、陈芋汐等奥运冠军,赛事采用全新淘汰赛制,悬念与观赏性并存。
全红婵,这位年仅17岁的跳水天才,凭借在东京和巴黎奥运会上的惊艳表现,不仅为中国跳水队赢得了荣誉,更在全球体坛掀起了一股‘全红婵热’。她的故事,是一个关于梦想、坚持与奋斗的传奇。
全红婵在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连续三次获得亚军,随后因李宁签约仪式中的C位安排引发粉丝不满,导致品牌退单率激增,舆论持续发酵。